他的日记总结起来就两件事,“看热闹”、“占便宜”。我们来先说“看热闹”,从义
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他们其中日本人最多有8000余人;俄国出兵4800名;英军有3000多人;还有2100名美国人;800名法国人;58名奥地利人和53名意大利人,加起来一共两万人。你们进城后事大肆屠杀义和团和清朝官员及其家属,可他们哪能分清谁是义和团,还不是说你是你就是,导致大量的无辜之人惨遭屠害。之后的北京城又经历了一轮公开的抢劫,我国的金银珠宝,珍贵文物是惨遭洗劫。
1900年6月21日,慈禧主导的清政府突然发布《宣战诏书》,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这让很多人感到诧异,晚清政府不是一改一直对洋人采取的是妥协避让的态度吗?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强硬?
慈禧宣战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攻打各国使馆,以此威胁各国公使,这完全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外交通例。后又纵容义和团大肆得捕杀洋人,烧教堂,杀传教士。这一系列得事件,终于迎来了灾祸。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列强已经严重的干涉了他们权贵阶层的权力,例如,慈禧曾想立溥儁为帝,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光绪帝也被囚禁,并传出话说光绪病重,但此时的列强却只认只承认光绪帝,甚至有逼慈禧还政得想法,慈禧得计划由此落空。除此这些列强们还经常触慈禧的霉头,例如,慈溪要过50大寿,法国就挑动了中法战争,60大寿的时候日本又发动了甲午战争,慈禧的气早就憋再心里。所以这次宣战她表现得强硬而坚决,还杀掉了多名主和的朝廷大员,但说到底她只是想维护自己的权力。
酷爱写日记,但很快随着八国的疯狂的屠杀和抢掠慢慢的平静下来,甚至是冷血,在他的日记里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当时国民的麻木。原因是八国联军刚入北京之时,当时北京五城公所有一名叫王大点的差役,由于混乱他们买不到粮食。
此时的慈禧已经逃往西安,他们对于这场灾难表现出来的竟然是从容、冷漠,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他都记下,实实在在的做着鲁迅笔下那样合格的看客。而当时北京城大多百姓只是短短的惊慌了几天而已。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