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公里的海岸线,被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共建设了25万吨级卸船泊位1个,5万吨级装船泊位1个和靠泊1万吨级江海直达装船泊位2个,岛中则是堆场,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可储存135万吨左右的铁矿砂。
从巴西、澳大利亚等地运来的铁矿将在这里分装舟山水水中转的优势,让
国内最大的卸船机每抓斗可抓取矿石40.5吨大码头,高配置预示着小岛将有大突破
也是新区从大宗散货集散地走向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基地的重要拼图。完成港口物流能力的又一次跃升,岸边的抓斗卸船机显得很安静,武港码头由武钢集团、宁波港集团公司、浙江和润集团公司三方合资成立?
其卸船泊位吨级又增加了10万吨至15万吨。舟山人在盼着武港码头尽快投产,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卸船机,设计年装船能力为1500万吨。与我省现有最大的散货码头相比,自去年10月这三台抓斗卸船机安装完毕后,占地700余亩,尚未投产,每抓斗可取矿石40.5吨,3台桥式抓斗卸船机每台重量约为2050吨,年设计吞吐量3000万吨,希冀借力这一大项目,武港码头运行所需的大型设备其实已全部到位。总投资25.6亿元,一个小时能够抓起2500吨的铁矿砂。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刚刚起航的群岛新区,
作为武钢第一个控股的码头,武钢一共派出了22名职工来到六横。 1981年出生的王旭清就是其中之一。 2008年7月份王旭清被派到六横,开始全新的挑战,他现在是公司工会主席,但同时也要负责部分工程建设。
坐上航程不到10分钟的轮渡,登上凉潭岛,可以看到不少工程已经完工,绿化等扫尾工作尚在进行中。
从六横台门的海边望去,面积仅1.12平方公里的凉潭岛,因为伫立的座座抓斗卸船机而显得气势磅礴。
武钢人在盼着六横凉潭岛的舟山武港码头尽快投产,因为世界铁矿石价格在一片“涨声”中,小小的凉潭岛能让这个老牌钢铁企业,实实在在地降低运营成本。
四月细雨连绵中,万事俱备的武港码头,静候批准口岸开放的“东风”。武港码头的负责人称,已经从相关部门传来好消息,武港码头口岸开放下月有望获批。届时,凉潭岛将与北部嵊泗的马迹山港一道构筑起我国海上钢铁输送的大动脉。
引题 武钢,将自己的铁矿原料基地选址舟山 借助群岛新区的利好,武钢码头即将起航
2010年5月,工程建设打下第一根桩投产后一年的码头收入就能超4亿,大效益孕育大希望
六横人在盼着武港码头尽快投产,这座有望成为全国最大铁矿石码头的凉潭岛,能让双屿古港迈向现代化临港工业岛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经过两年的努力,2010年5月,武钢码头工程建设打下第一根桩。当时,王旭清和同事们都激动不已,随后他们又用时一年半,就将码头岸线基本建设完毕,这在武钢码头建设的速度上也是少见的。“几年了还是吃不惯海鱼。”王旭清笑着说,虽然吃不惯鱼,但他喜欢海,更明白这片海蕴藏的巨大的潜力,他现在天天呆在凉潭岛上。王旭清参与扫尾工作一项重要的任务,建设1公里长的钢结构防风网,目前全部完工。防风网主要用来阻止风大时扬起的铁砂。王旭清说,“扫尾工作也要确保顺利实施,为随时投运做好保障。 ”“其实,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具备了投产的能力。 ”武港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光说,由于口岸开放未获批,未能投产。“希望借助舟山群岛新区之力,让我们的项目早日实现突破。 ”王光说,运营之后,第一年单单码头的营业收入就能超过4个亿,而节约成本给武钢带来的效益则可能成倍地放大。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