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动员会、主题审定会、工具辅导讲座和进度督查、阶段总结等,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全院共成立各具特色的“品管圈”42个,全质办、护理部、评价办、党群工作部等部门全面介入。
为引导全院规范应用质量管理工具,激发了一线职工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性精神。上报质量管理工具应用项目91个,紧密结合实际工作。主题深刻,展开全文FOCUS-PDCA小组47个,职能部门编印的常用质量管理工具规范,内容广泛,精心组织,年初医院印发了《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推广实施方案》,涉及到根因分析法、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5S管理、循证医学、DRG、追踪评价、QC小组、品管圈、FOCUS-PDCA、SOP等诸多管理工具,
1月9日下午,我院2018年度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成果展示决赛环节暨颁奖仪式在门诊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司定然院长、穆永臣书记和副院长赵军、马德英、范儒堂、马荣龙、姜东亮,院长助理和机关职能部门领导、科室主任、护士长等200余人参会,司定然院长、穆永臣书记等院领导为决赛优胜项目颁奖,院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副院长马德英代表院领导班子发表热情洋溢的讲线年以来,我院大力推进以品管圈、QC小组为载体的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活动,取得了一大批应用成果,对于增强全院职工特别是临床一线的质量意识,
为交流经验,展示成果,根据《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推广实施方案》计划安排,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护理部、医院管理评价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等部门联合组织了这次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成果发布竞赛活动,成立了17名院长助理、科室长、护士长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制订了评审规则。经过书面审核、现场查核两个环节的评审,得分靠前的16个项目进入1月9日的现场发布决赛环节。这16个项目紧贴管理工作和质量控制中的难点或薄弱环节选题,项目组对管理工具理解深刻、运用规范,取得成效显著。呼吸科与后勤保障部联合开展的《RICU低氧压事件RCA分析》运用“根因分析法”查找RICU低氧压问题的根源,制订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有效杜绝了该类问题的发生;急诊科成立QC小组,围绕《降低救护车仪器物品交接缺陷率》课题制订了一整套严密的交接流程,有效提高了车载救护仪器的完好率,保障了院前急救和病员转运过程中的医疗安全;心内二区将PDCA质量控制法用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管理,有效避免了患者漏服药问题。这3个项目在书面审核、现场查核两个环节取得较好成绩基础上,现场发布环节表现更为出色,17位评审专家一致亮出高分,最后赢得一等奖。除此之外,急诊科的《提高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达标率》、呼吸科的《降低危重患者血糖不稳定指数》、体检中心的《提高肺结节客户检后管理率》、儿科监护室的《降低NICU噪音分贝数》、产科的《提高剖宫产后“三早”执行率》5个项目以优异成绩获得二等奖;康复医学科的《降低脑卒中及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院长办公室的《脆弱性分析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心内二区的《降低患者出院等待时间延迟发生率》、消毒供应中心的《提高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泌尿外科的《降低膀胱癌灌注患者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胸心外科的《提高术后患者咳嗽咳痰正确方法》、呼吸科的《降低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率》、普外三科的《提高胃肠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率》8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