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早在去年6月,该局就通过贵州都市报提醒过广大市民,不要轻信所谓的充线元包月随意打等在街头或上门搞的优惠活动。这些骗局都是利用网络电话APP的功能,对用户进行诈骗。
消费者下载APP后,输入本机号码注册,然后充值,就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拨号,如果用户处于WiFi环境下,那么连流量都省了。虽然通过这些APP打电话不扣取话费,但这些APP拨电话需经过APP经营公司的接入设备,再由接入设备将“主叫”转换成“被叫”,由此规避话费,因此,用户的通话内容会被经营公司窃取,存在安全隐患。
对方的单子上写着“充300送300、充600送700、充2000送3000”,王青松就选择了“充600返700”的套餐。
就朱先生遭遇的骗局,记者致电中国移动客服热线时,工作人员表示,骗子只需做几张海报,再用电脑和某个特定的网络电话软件,在用户支付了充值的费用后,这个软件会向用户发送所谓的“充值成功信息”。工作人员表示,移动的优惠活动,只会在正规营业厅和官方APP上进行,市民不要轻信这种流动的路边摊,和主动上门的推销人员。
手机充线……如此诱人的充话费优惠活动怎能不让人跃跃欲试?谁知道线元,得到的竟然只是一款手机APP。更有甚者,充了300元,就只得了条短信。就此,省通信管理局表示,不要轻信这些所谓的充线元包月随意打等在街头或上门搞的优惠活动。
近日,市民朱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他被人以“充线元钱。朱先生说,上周五他下班回家,看到小区里几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在派发传单。这几人自称是移动公司的业务员,目前在搞活动,线。看到邻居们都在掏钱,朱先生也掏出300块充值。
当王青松处理完病人后,再返回到办公室时,那两人已经离开了。他再次拿出电话,用这个名叫“汇通”的APP拨号,的确能拨打电话,但是当他关掉无线网络后,这个APP就无法拨号。
“我等于是花了600元买了一个可以拨号的APP,而且用的还是自己的流量!”发现自己被骗,王青松立即报警。
“给钱没多久,我就收到短信,提示成功充值,并且赠送的话费也一并到账。”朱先生回家后越想越不对劲,“为什么充值短信是一串乱七八糟的号码发来的,而不是10086?”于是他立即拨通10086查询,果然,根本没有钱充到他的电话卡上。
“他把600元充到这个APP里面去了!然后就说可以打电话了。他把我手机拿过去摆弄了一下,”贵医附院急诊科医生王青松告诉记者,但是对方不肯。进来两个人,他接过电话一看,“拿张单子就到我们办公室作宣传。拨号界面变成了一个手机APP的拨号界面。“交钱之后,”王青松说,自称是某运营商的工作人员,7月4日下午,他在办公室上班时,”王青松要对方退钱,目前在为各个机关事业单位上门办理充话费送话费的活动。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