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园区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可坚持以下四个理念,即: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理念,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理念,坚持“农游”相结合的理念。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形势喜人的同时,园区规划建设却普遍存在着问题,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差、园区景观建设杂乱无章等。如何打破当前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面的困局?实现休闲农业质的飞跃?本文结合中国特色,借鉴台湾地区和国内多点农业园区的发展先进模式,总结出休闲农业景区观光园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及盈利模式和运营管理与大家共享: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用破与立的方式而非传统的农业生产建设,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城市整体的出发点,强调农村与城市生活的对话,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休闲农业的规划和开发必须基于地方特色,将地方资源的生活性、技术以及丰富性充分并深入地发挥,使其多样化、精致化、独特化。
休闲农业通过旅游业的开展而走向市场,在保护农耕文化和民俗传统文化的同时,在保护、开发、培育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提高农业的开发和利用,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下,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我国传统农业中早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辨证认识,今天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和园区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休闲体验等活动以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最高准则,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实现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结合。
力求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园区景观的和谐统一;加大现代科技农业、农业科研基地、示范基地、培训基地、休闲观光示范园的开发建设力度,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休闲农业的特点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价值,以确保园区景观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态性。获得巨大经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古国,此外在加大乡土文化资源和农业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的同时。
我国台湾休闲农业园区社区经营的理念是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从而走在了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前列。中国内地的休闲农业园区建设可充分借鉴台湾地区关于园区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改变以往经营思维,有条件的园区可朝向精致农业政策的延伸转型。这样可以改变大陆休闲农业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的“遍地开花”的发展现状,彻底杜绝挂个牌子就采摘、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管理、发展特点不突出、缺乏宏观系统的规划等弊端。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 突出区域特色。特色是休闲农业发展的生命之所在,越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越强,因此园区建设要与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优势,保持其“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我精、我特”的垄断性地位,使园区建设更直接地为园区服务、为旅游服务。如门头沟区的“妙峰樱桃园”、平谷区的“桃花海观赏采摘区”、顺义区的“龙湾屯万亩优质梨观光采摘园”等无一不是以特色取胜的范例。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