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建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中,有7个保护区有绿孔雀分布,包括国家级保护区2个、省级保护区2个、州市级保护区3个。分布于保护区内的绿孔雀种群数量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我省5个州(市)6处绿孔雀重要栖息地,林草部门通过红外相机和视频监测相结合的常态化监测体系,陆续组织实施了绿孔雀野外种群调查和巡护监测项目。2017年完成元江中上游绿孔雀种群现状调查、2018年完成全省绿孔雀种群和分布调查、2020年至2021年实施全境调查监测。通过对年度数据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保护对策措施。
据2019年至2021年度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绿孔雀的种群数量为555只至600只。198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将绿孔雀列为受胁物种,1994年定为易危物种,2009年提升为濒危物种。如今,作为云南的旗舰物种,绿孔雀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很多人都会把绿孔雀和蓝孔雀混为一谈,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杨晓君研究员说,绿孔雀的冠羽是直直向上的一簇,每根羽毛像柳叶似的;蓝孔雀的冠羽则呈扇形展开,每一根羽毛像一个小小的羽毛球拍。绿孔雀从脖颈到胸前有非常明显的绿色铜钱状斑纹;蓝孔雀的脖颈和前胸却是一片蓝色的丝状羽,没有鳞状斑。绿孔雀的脸颊为黄色和宝蓝色,蓝孔雀的呈白色。此外,绿孔雀的翅膀呈蓝色或绿色,蓝孔雀的翅膀则有黑褐色花纹。“这样,从冠羽、颈部、脸颊和翅膀就可直观地分清绿孔雀和蓝孔雀了。”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绿孔雀的身影曾广布于华夏大地,数千年来一直被视为尊贵与吉祥的象征。从《山海经》《诗经》到汉乐府诗词,中国古代文学中频频留下歌咏绿孔雀的文字;从唐朝铜镜、宋代瓷器到明清官服,均会用绿孔雀的形象锦以凤袍、绣以花翎。
记者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为保护和拯救野生绿孔雀,我省于2009年将绿孔雀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已累计投入1227万元专项资金,主要采取5项措施,持续加大对绿孔雀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力度。
2018年,在做绿孔雀全境调查时,杨晓君发现目前许多动物园或养殖机构里饲养的并非是纯种绿孔雀,基本上是蓝、绿孔雀的杂交个体。一组长期研究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绿孔雀在云南的种群数量约为800只至1100只;2014年至2017年,中国绿孔雀野生种群数量则不足500只。
不播种包衣种依托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建设绿孔雀人工繁育基地,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开展绿孔雀人工繁育研究。谈到为梅里咏恒童声合唱团创作《绿孔雀》这首歌曲的背景时,以它为原型的凤凰图腾,作曲家方兵老师曾感慨:“绿孔雀已成为中国人心中凤凰的化身,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进村入户、进校园等活动,针对绿孔雀分布区周边村寨,倡导周边群众开展绿色种植,”可是,绿孔雀的身影已仅能在我省20几个县的极少数地区觅到。早已渗透于华夏大地的文明之中。在我们还没来得及真正了解它们时,
同时,强化栖息地保护与修复也是保护绿孔雀的主要举措。近年来,我省不断探索保护地外栖息地保护模式,依托普洱市卫国国有林场管护近300公顷绿孔雀栖息地;在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境内划定了面积约1410公顷绿孔雀保护小区,组建了专门巡护队伍等。同时,还在重要栖息地实施了外来物种清除、补水、补食等修复试点项目,通过提升栖息环境适宜性,促进野外种群增长。
绝不能让这个已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年的美丽物种成为追忆,对于绿孔雀的保护,引起了积极关注。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