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全国口罩生产设备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杨忠鹏临危受命,仅用6天时间里,就完成了口罩切片机、20台点焊机和6吨生产原材料等采购工作。这6天经历的酸甜苦辣,杨忠鹏历历在目。
整整17.5公里,杨忠鹏被临时任命为绥化铁路后勤综合保障基地口罩机设备采购组组长。设备顺利拿到,时间刚刚好。”电话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一切都好。出门前,领命后,这一走就是一个月。杨忠鹏才和妻子讲述自己这些天的经历。“赶到了,杨忠鹏回到家里收拾行囊准备出发。他和妻子说加几天班,杨忠鹏说得轻描淡写,”直到疫情逐渐向好,“我没事,一走就是大半宿。各地口罩供应紧张,1月31日,妻子却已经哽咽落泪。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决定组织拥有生产基地的哈铁生活段紧急采购口罩生产设备,赶到了?
杨忠鹏刚回到单位,便一头扎进口罩生产现场,一边协助口罩生产,一边继续采购生产所需原材料,补进设备。经过短短10余天的精细调试,口罩日产量连番3倍,从最初2万只增至6万只。
看着亲手采购回来的口罩生产设备经过精心调试,形成日生产6万只口罩能力,杨忠鹏备感欣慰。
加快解决铁路运输一线口罩供应难题。杨忠鹏高兴地和单位汇报。结果,(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供稿)今年31岁的杨忠鹏是哈尔滨铁路生活段经营管理科副科长!
采购之行一波三折。由于采购口罩设备需要定制,没有成品和库存,商家大多回复时间需要30天以上。且由于订货人数众多,如不现场采购,很容易被抢购走。
由于交通管控,杨忠鹏一行的交通、食宿,几乎步步是坎。从常州到上海,从吴江到张家港,从泰州再回到常州……短短6天,杨忠鹏等人辗转13座城市,行程数千公里,面对面到访16个厂家。有时他们前脚刚离开一座城,后脚就“封城”了。被困在高速公路上是常有的事。
2月4日,好不容易与厂商谈妥的杨忠鹏,沉浸在即将成功的喜悦当中。当天晚10点,口罩切片机厂商签约前突然反悔,拒绝销售。担心厂商连夜将机器运走,杨忠鹏直接赶到供货商家门口驻守,与厂商恳谈到深夜,才终于打动厂商同意继续销售。待验货完成,已是次日凌晨3点。验货过程中,杨忠鹏一直跟着学习组装机器和设备运行原理,“一旦设备出现问题,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类似的坎坷和交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2月5日22时,常州厂家突然来电,通知杨忠鹏如果次日8点前不能取走设备,就要转卖他人。此时的常州,早已实施交通管制。高速公路上排队等候的车龙长达10余公里。杨忠鹏果断决定转道镇江,搭乘火车折回常州。抵达常州时,已经凌晨1点,街上店面门市全部封闭,酒店拒绝异地人员入住,杨忠鹏只能徒步赶往厂家。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