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蒙台梭利”招牌不能随意挂中国认证标准正式公布蒙特梭利证书

Richard Ungerer提醒,除了中国教育学会的认证,目前还有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和美国蒙台梭利协会(AMS)认证的教育资质比较权威,中国家长可将这三种认证作为辨别蒙式教育的重要参考。“标准认证只是一种助推手段,从长远看,中国需加大对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储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蒙氏教育质量。”Richard Ungerer说。

为此,去年4月,中国教育学会和美国蒙台梭利协会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随后在美国蒙台梭利协会资深教育专家的全程支持和建议下,中国教育学会主导研制了《中国教育学会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机构认证标准》。今年7月,《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教师资质认证标准》和《中国教育学会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也通过论证。

苏州市姑苏区一家蒙台梭利幼儿园月收费就达到了4000元,该园采取小班教学模式,每班孩子不超过20人,每班配备一名中籍教师、一名外教和一名生活老师。而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家早教机构,收费高达每小时300元,机构负责人解释,是因为采用的是蒙氏教育模式,但记者发现该机构的教具与姑苏区那所蒙氏幼儿园的教具完全不同。

在朱家雄看来,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借鉴国外先进且科学的做法把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和方法本土化的经验,提升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发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月5日,在本次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16年蒙台梭利教育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蒙台梭利教育标准认证推广活动上,上述三项《标准》正式公布。

并正式展开相关认证推广工作,从民办幼儿园到早教中心再到公益社团,市场上到处可见自称是蒙台梭利特色的学前教育机构。11月5日,它们虽挂着同样的“招牌”,如今,但在教学场地、教材教具、师资配备等方面却是千差万别。中国教育学会在苏州发布了“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标准”,尝试为解决“蒙台梭利乱象”提供可行途径。

本次会议上,中国教育学会蒙台梭利教育认证委员会为首批通过认证的四家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机构颁发证书,并为首批9个蒙台梭利会员学校颁发铜牌。

学前教育机构挂上了“蒙台梭利”的招牌,就有了“贵族光环”,就可以收费更高?“它确实是一种相对精英化的教育,从全球范围来看,也主要是在私立幼儿园实行。因为涉及的师资培养,教具教材的专业化、体系化要求严格,成本自然也更高。”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家雄告诉记者说,“但因为师资、文化适应性的问题,又很难实现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由此造成了鱼龙混杂的现象。”

“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方案和流派,不应成为一种标签,美国现有的5000多家学前教育机构并未因蒙氏的头衔区分收费高低。”美国蒙台梭利协会(AMS)执行长Richard Ungerer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蒙台梭利教育源远流长,产生于一百多年前,以培养独立、自主、有责任感、懂得关怀别人、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为目标,在世界赢得广泛认同。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教育学会蒙台梭利教育专家委员会和蒙台梭利认证培训管理中心也正式揭牌。“这意味着,中国今后有了专业的专家团队对蒙台梭利各类教育机构和教师进行科学、规范的认证。”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介绍,该认证并非一劳永逸,资质有效期为三年。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上万所幼儿园挂着“蒙台梭利”的“招牌”。记者走访多所蒙台梭利幼儿园发现,这些幼儿园的教具和教学内容千差万别,并且收费都不低。